7月新规速览:6项电梯法规及标准在湖北、山西、河南、江苏等地实施
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,电梯作为高层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垂直交通工具,其安全性和运行效率备受关注。为提升电梯管理水平,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,2024年7月起,湖北、山西、河南、江苏等多地正式实施6项与电梯相关的法规及标准,涵盖电梯安全管理、维护保养、应急处置等多个方面。
首先,《电梯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规范》在多地全面推行。该规范明确了电梯使用单位在日常管理中的责任,包括定期检查、操作人员培训、应急预案制定等内容。要求电梯使用单位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,并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日常维护,确保电梯运行安全可靠。
其次,《电梯维保单位服务质量评价标准》开始实施,旨在提升电梯维保行业的服务水平。该标准对维保单位的服务流程、响应时间、技术能力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,通过量化评分的方式,鼓励企业提高服务质量,推动行业良性竞争。
第三,《电梯故障应急处理规程》在多个省份同步落地。该规程详细规定了电梯发生故障时的应急处理流程,包括紧急呼叫、现场处置、故障排查和恢复运行等环节。同时,要求电梯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建立联动机制,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,最大限度减少乘客被困风险。
第四,《电梯能效标识管理办法》也在部分省市试行。该办法要求电梯产品在销售前必须张贴能效标识,标明电梯的能耗等级。此举不仅有助于消费者选择节能环保的电梯产品,也促使制造企业不断提升技术水平,推动电梯行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。
第五,《电梯物联网监管平台建设指南》在江苏等地率先试点。该指南提出建立统一的电梯物联网监管平台,通过数据采集、远程监控、智能预警等方式,实现对电梯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。这一举措将有效提升电梯管理的智能化水平,为监管部门提供科学决策依据。
最后,《电梯安全评估与检验标准》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。该标准细化了电梯安全评估的具体指标,包括结构安全、电气系统、机械装置等多个方面,要求电梯在投入使用前必须经过严格检验,确保符合国家安全标准。
这6项新规的实施,标志着我国电梯安全管理迈入了一个更加规范化、精细化的新阶段。各地政府、企业和公众应共同努力,积极配合新规落地,推动电梯行业健康有序发展,为人民群众营造更加安全、便捷的出行环境。
Copyright © 2022-2025 惠州瑞哈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粤公网安备4413020200124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