站内搜索

地址:惠州市鹅岭西路龙西街3号政盈商务大厦5层F1-2单元

电话:15678857333

Q Q :2930453612


扫描二维码

高层住户必读:电梯寿命 15 年红线,谁来买单?
2025-08-06

电梯作为现代高层住宅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居民的日常生活。然而,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,电梯设备老化、故障频发的问题日益凸显。根据相关行业标准,电梯的使用寿命通常为15年,这一“红线”成为许多高层住户关注的焦点。那么,当电梯超过15年“寿命”,谁来买单?这背后涉及多方责任与利益的博弈。

首先,从技术角度来看,电梯在运行15年后,其核心部件如曳引机、控制系统、钢丝绳等均可能进入老化阶段。虽然部分电梯经过定期维护和检修仍可继续使用,但整体性能和安全性已显著下降。一旦发生故障,不仅影响居民出行,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。因此,许多业内人士建议,电梯在达到15年使用年限后应进行评估,并视情况决定是否更换或大修

然而,现实情况是,很多小区的电梯早已超过15年,却仍在“超期服役”。究其原因,一方面是因为更换电梯成本高昂,动辄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;另一方面,部分物业和业主对电梯安全问题缺乏足够重视,认为只要“能用就行”。这种短视行为埋下了安全隐患,也使得“电梯寿命15年红线”逐渐被忽视。

更令人担忧的是,电梯更换的责任归属问题。按照《特种设备安全法》等相关法规,电梯的使用单位(即物业管理公司)应对电梯的安全运行负责。但在实际操作中,物业往往将责任推给开发商或业主委员会。而开发商在交房时通常只承担质保期内的维修义务,一旦超出期限,便不再介入。至于业主委员会,由于资金来源有限,往往难以筹集足够的更换费用。

此外,部分老旧小区因产权复杂、资金短缺等问题,电梯更新工作长期停滞。一些地方政府虽出台相关政策鼓励老旧电梯更换,但由于缺乏强制性措施和资金支持,效果并不明显。在这种情况下,电梯的“寿命红线”更多成为一种警示,而非实际约束

面对这一困境,亟需建立更加完善的电梯管理机制。一方面,政府应加强对电梯使用的监管,推动建立电梯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,明确各环节的责任主体;另一方面,物业企业应增强责任感,定期对电梯进行检测和维护,避免“带病运行”。同时,业主也应提高安全意识,积极参与电梯管理,共同承担起维护公共安全的责任。

总之,电梯作为高层建筑的“生命线”,其安全不容忽视。面对15年的“寿命红线”,谁来买单?答案不应仅停留在法律条文上,更应体现在实际行动中。唯有各方共同努力,才能真正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,让电梯这一现代化设施发挥应有的作用。

管理 / title
当前位置: 主页 > 管理
给我们留言
验证码:

15678857333 打我电话

地址:惠州市鹅岭西路龙西街3号政盈商务大厦5层F1-2单元

Q Q:2930453612

Copyright © 2022-2025 惠州瑞哈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粤公网安备44130202001247

粤ICP备202303849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