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已成为我国城市更新的重要议题之一。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居民生活质量提升需求的不断增长,如何在有限空间内实现无障碍出行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。2025年,浙江省率先出台全国首个省级加装电梯技术标准,标志着我国在这一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。
此次标准由浙江省住建厅牵头制定,内容涵盖从前期勘测、设计方案到施工验收的全过程,尤其强调了地基勘测与空间布局的红线要求。这不仅为各地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,也为老旧小区改造提供了科学指导。
地基勘测是加装电梯的基础环节。根据新标准,所有拟加装电梯的小区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,确保建筑物基础结构安全。对于存在历史遗留问题或地质条件复杂的小区,还需引入专业机构进行评估,防止因施工不当导致安全隐患。同时,标准还明确要求对周边建筑的影响进行监测,避免因加装电梯引发邻里纠纷。
在空间布局方面,新标准设定了严格的“红线”规定。例如,电梯井道与相邻建筑的距离不得小于1.5米,以保证通风和采光;同时,电梯井应尽量设置在公共区域,减少对住户私密空间的侵占。此外,标准还鼓励采用模块化设计,提高施工效率,降低对居民生活的影响。
值得一提的是,新标准特别关注了无障碍设计。电梯必须配备适合老年人和行动不便者的设施,如低位按钮、语音提示系统等,确保每一位居民都能方便使用。同时,鼓励有条件的小区结合加装电梯同步改善小区环境,如增设绿化带、休闲区等,提升整体居住品质。
为了保障政策落地,浙江省还建立了完善的监管机制。各市县住建部门需定期开展专项检查,确保施工符合标准要求。对于违规操作的行为,将依法追责,并纳入信用管理体系。此外,政府还将提供专项资金支持,帮助经济困难的小区完成加装工作。
此次标准的出台,不仅是浙江省在城市更新领域的创新实践,也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经验。未来,随着更多省市跟进出台相关政策,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将更加规范化、科学化,真正实现“老有所居、居有所安”的目标。
通过技术标准的统一和制度保障的完善,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正从“难事”变为“易事”,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,也为居民带来更美好的生活体验。